23 4 月 獵人頭產業百百問
這陣子好多信件來問我,"獵頭找我去面試我該去嗎?""最近接觸了獵頭但發現不專業"
"我想進入這個產業,但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
"我很喜歡獵頭這份工作,但被數字追著跑越做越累"
同樣的也給想加入這個產業的新鮮人/工作者一些想法:
到底為什麼獵人頭公司幾乎天天都缺人?
首先一定要先說,只要是業務,尤其是B2C,永遠都會缺,不管景氣好或不好,都會有消費的需求。
而獵頭產業其實沒有分太多淡季旺季,隨時都會有人看工作,隨時都有公司在找人。
硬要講就是12-2月轉職潮比較忙一些,其餘每天都還是要開發客戶/維持客戶關係/求職者面談/電話面試/履歷篩選/一坨談判。
簡單來說是供需不平衡,複雜一點說就是趨勢要的人才正在變換,所以供給趕不上需求,導致企業一直說人才難找,找不到人,求職者常常問說是不是市場不好?
一間公司缺業務有兩種因素,一流動率高,二業務擴展,
流動率高,很多人進去後承受不了壓力,或是認為跟想像中不一樣。可能被挖角可能去創業可能不想幹業務了。
以為獵頭是職業介紹所或是職訓局,要幫找工作的人一把讓他找到下一個伯樂,發現事實並不是,獵頭真的是替客戶服務,付錢的也是客戶。只是在這過程當中獵頭比較了解履歷中的故事以及人性,看的廣所以比較了解所謂的職涯規劃,更進階的比較了解人生規劃這樣。
而業務拓展是獵頭一樣每天要建立的勞資雙方資料庫,所以獵頭會缺人也是理所當然的。
要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獵頭?
自律。真的,就這點最重要。否則會做非常非常多白工然後回過頭來不知道自己一天怎麼過去的,談一堆求職者,亂推薦機會給別人帳面上讓他有所期待,但其實根本面試上的機率很低。電話講很久其實根本抓不到重點,
目標超級明確。今天手上有這五個缺就專注在五個缺的挖角,不是客戶有一個新的職缺出現好像很誘人就立馬分心做下件事情,或是客戶突然跟你說哪個新缺非常急迫需要被處理 (其實不一定,因為真的每個客戶都說很急),除非能夠一心多用,否則很容易本末倒置。
對客戶: 對產業熟悉過去現在以及重點未來,能了解職缺的工作畫面,能適當給客戶實質建議。
畢竟,從客戶剛進市場(Pre-entry), 大量招募, 短期員工, 薪資市場調查, 留住員工, 企業組織轉型/再造, 暗黑換掉上位員工,組織人員接班落差,企業拓點等等都可能會用到獵頭服務。
對Candidate(被挖角或看工作機會的人) : 不是單純的媒合,而是理解履歷的故事以及能完整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不同的機會。
獵頭最主要具備的能力? (強調是最主要)
- 聆聽。但不浪費時間。這個最重要,時間如果掌控不好就會飛逝三百年,以為聽了故事但忘記目標還是要把職缺fulfil阿,還有一種重點聆聽是能真的聽到客戶/求職者的需求。說實話很難,因為人都會包裝自己。
- 歸零學習,能夠給建議但不自以為,畢竟很多人都是有社會經驗而轉職做獵頭,當然有相關人脈很好,但其實過去的經驗並沒有教你如何判斷不同的人性在工作上的抉擇點或是公司以及人選之間的合適度。
- 對求職者,說故事的能力: 畢竟很多公司在網路上的資訊很淺薄,組織狀態通常不會公開,企業也只會包裝成自己充滿願景,不會說故事就無法告訴對方這間公司/這個職缺的真正賣點或是可能性的缺點讓對方事先有所準備。而我認為,能夠分析對方混亂的思維,找到邏輯主軸,不一定跟工作相關,而是能替對方綜括到人生規劃的能力很重要,這也需要練習。
- 對客戶:找出合作客戶發出的工作職缺內容以外的故事。(不誇張,這個其實要花一段時間學習)。如果和專業的窗口合作就會很爽,舉例,客戶四月撥電話討論職缺,預計Q3/Q4必須要這個人到職,好抓Timeline,幾周內需要給幾位人選及各階段面試,主管是誰,個性如何,如果人選不接受offer的備胎計畫等等等。但如果遇到一問三不知的對象呢?如果客戶都不給主管聯繫方式呢? 或是要求很莫名的高但公司其實風評超差該怎麼做呢?
- 轉念/應變能力,客戶的需求可能會急速改變,導致你的找人方向也急轉彎,也許這個職缺是某主管發號師令,但其他位階的人不買單;也有可能是一下說薪資可以落在2百萬,但突然間轉彎說預算出問題。客戶的更動可能會讓你做一坨白工,就是學習對很多事物看超開的過程。求職者也有可能答應接受某公司的offer,結果各種原因說不能去,可能家人生病,主管高薪留人,拿到其他公司offer等等很多細節都要事先注意到,也是個學習對很多事物看超開的過程。
當然還有其他的包含觀察力,細節處理能力(魔鬼都在這),合約談判能力等等等
以上你看到的都是軟性能力,這些軟性能力其實是決定一個獵頭能不能生存的主軸。
硬性能力呢? 對產業的了解,對某部分法規的了解,人選歸納資料庫等等等
光是對產業了解就需要花你一大段時間了,這點是打倒很多獵頭的因素之一。最怕不懂裝懂。
或是進來以後說喔喔喔我都不了解,所以不知道怎麼跟求職者談話一堆藉口(不了解就自己做功課阿?)
對於有工作經驗者,歸零學習,要認知一旦決定在這個產業,就至少要耕耘兩到三年。
對於沒有工作經驗者,不要一步想登天,如果連總機這關都過不了,根本不用想說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學習
獵人頭的酸甜苦辣:
先說一整天的日子在幹嘛,就是一直在講話。不是在面試/電話上,就是在往客戶端的路上。
待在辦公室的時間可多可少,看怎麼安排,不過如果是新人就一定會在辦公室待一陣子,直到被可以認可出門為止,或是跟著主管去客戶端見習。
獵人頭顧問會出差嗎?
會壓拜訪客戶就會,會出國嗎? 看你所待的公司,外商獵頭公司出國頂多是送你去訓練,台商獵頭公司出差多半是要幫忙客戶在海外直接大量招募。
不然其餘時間都是在台灣比較多,在外面喝咖啡,在客戶辦公室,在自己的面試房。
選外商還是台商獵頭公司好?公司規模會影響嗎?
答案見仁見智,其實不管哪間公司,重點在於是不是有完善的教育訓練,讓你可以知道如何上手,遇到問題有團隊一起解決。
我自己是待過新加坡商公司,遇到一個很好的mentor Lisa 以及一個很棒的主管Joseph(到現在還是充滿感恩)
然後因為個人時間上的規劃,遇到一個給我很大彈性空間的老闆Sean(喜怒哀樂都長一樣)所以加入瑞星管理顧問公司。
最近又有一位老闆過去待過外商高階獵才,現任某科技大廠的APAC HR Sr. Manager Simon哥擔任我的leader.
公司規模不是重點,你的老闆/主管是誰,誰提供最適合你的訓練才是重點。
獵頭會扛業績嗎?
當然要扛,其實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數字壓力,只是目標不同。
有些公司是半年算一次業績,有些是每個月結算。
業績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公司也會解雇人,所以其實這個項目是打倒很多獵頭的主要因素。
獵頭有可能年薪破百嗎?
100%有可能,業務的薪水都是自己爭取的壓?
但是剛開始要破百比較難,要建立自己的人脈圈,客戶圈。
獵頭是B2B也是B2C。
獵頭的下一步職涯是甚麼?
- 繼續做獵頭或自己開業獵頭公司,因為已經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了。
- 必須說,獵頭一定是越做越輕鬆的。如果越做還是被每個月的業績綁死,代表方法可能要被修正。
- 創業: 人脈圈變廣變多,非常有可能會集資創業
- 轉作人資: 可能累了懶得被數字追著跑,或是想了解人資的其他專業(薪資結算/訓練/組織發展等等等)
- 轉其他產業業務: 經歷過變動最大的產品(人),而每個產業都需要面對人,想當然爾換產業是可以的,只是需要人脈轉介
- 轉作顧問職/自由接案者:
- 嫁到好老公比較不用工作: 喔喔這個很現實,但是曾經發生過的,畢竟挖角對象來自於不同國家。呼呼
我自己的職涯比較特別,在第三年認定獵頭是我的終身職,對人的好奇心真的頗高,因為熱愛分享,想影響台灣教育,因緣際會從文字上有些影響力,所以偏向往職涯/人生規劃顧問走,同時間有副業,寫書是夢想,所以這是我的下一步。
也可以參考這篇 我適不適合當獵頭
以上純屬個人淺見,
如果你都覺得可以接受,拜託,歡迎來挑戰,證明自己不適合。
或是來證明你可以在這個產業發光發熱。
sherry.hsieh@tw-rising.com (歡迎發信應徵本公司獵頭機會)
人出社會以後都會有自我意識,但到了獵頭產業,除非有一些既有人脈管道,
否則就跟一顆種子一樣,都必須經歷適應環境,適應生態,大量吸收並用力扎根。
期許大家職場過程中都有認識幾位真的專業的獵頭,一個很棒的弱連結,讓你的職涯或人生目標有更好的方向。
獵人頭顧問不是說想當就能當的 。 真的。
另外你可以參考,獵頭到底是不是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