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這件事 - 獵頭職場真相觀察
職涯規劃,獵人頭,職場關係, 江湖人稱S姐,獵頭真相,人事薪水
獵頭職場真相觀察 | 江湖人稱S姐
421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421,single-format-standard,theme-bridge,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vertical_menu_enabled,qode-title-hidden,qode_grid_1300,side_area_uncovered_from_content,qode-content-sidebar-responsive,columns-3,qode-theme-ver-10.0,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2,vc_responsive

自信心這件事

 

   

 謝謝大家花時間觀看我的文章。

今天我想分享我醞釀已久的一個觀點,關於自信心這件事情

最近網友們寫給我的信裡面,加上我自己生活上遇到的人事物,我統整幾種不同自信心的人

可以看看你是屬於大概那種

  1. 超有自信,可以用自傲來形容,別人都不對自己的看法最對。這種在我的留言板上面有看到很多個,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其他重點都自己上馬賽克,這個不予置評。 只能說是固執?
  2. 自己的狀態卡在工作遇到瓶頸想改變不知道如何突破。(或者說是已經剛過30歲實在是不知道該不該砍掉重練?)
  3. 已經在改變跟突破,可是還是覺得哪裡不足。
  4. 在國外工作覺得心有戚戚焉,基本上過的還ok, 想回台灣又覺得回不來。     
  5. 剛畢業沒多久,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甚麼,所以緊張。

多半的人都是卡在第二點跟第三點   

卡在第五點的人壓,就是要經歷一個社會化的過程,你才會知道方向,不然我現在直接給你方向等於抹滅你的創意了。出社會會有一個撞牆期,只是看你要撞多久,我個人是撞了一年多。 有人會跟我說工作很穩其實不錯,但看看旁邊的同事或老闆,作的比你久五年十年,薪資跟你根本沒差多少,看到他等於看到自己的未來,所以害怕。

  

在分享自信心這件事之前,我想先表達一件事情: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不好意思這句是廢話)

很多人會以為自己是因為 “被需要感” 或”外在環境”而有一個表象自信, 那就會有迴圈了。

會一下好像很正面,一下回到家一個人的時候瞬間覺得落寞。從根本看,那就是你還沒相信你自己。

 

台灣沒有不好,取決於你處在台灣的哪個角色。自信心會因此有些不同

七年級生,我們的角色真的很尷尬,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剛畢業的年輕人月薪真的不高,現在的畢業月薪倒退20年)

 

在台灣,當夾心餅最辛苦,而我們這個世代就是很夾心,貧富差距也越來越懸殊。 不過好處是:

FB跟通訊媒體在我們這個世代整個起來,所以你今天要紅很簡單,透過網路或是做一些很神奇的事情就有可能被放大化,先不管會不會有泡沫化這件事情,

只要你可以解決某些現狀,弄成一個網站平台,就可以有機會拿到天使基金(或群眾募資)

 

生個小孩幫小孩成立粉絲團也可以紅,把妹的過程拍成影片放在Youtube也可以紅

有把握到時機點機會就是你的,只要你準備好。  

以前是買到對的股票跟房地產就是一次可以有頭期款,錢滾錢 (不好意思說最近的股價)

現在是資訊爆炸,某些程度反而資訊不對等,有的沒的詐騙一大堆

相對的,你的競爭之多,多到你現在不做很快就有人先賺一筆或是後浪推前浪。

在台灣大家搞精實創業搞群眾募資,在對岸你只要idea對了會做人就有機會拿到一筆錢來燒,所以對岸缺軟體人缺成這樣,薪水隨便開。光是一個對岸的人才招募網作個調查就有至少20種相同類型的網站。

反正有錢大家賺,對岸狼性之強是我們要警惕的,但不應該因此抹滅自信心,而是真的把自己做好,既然決定跟留台灣,就不應該只在舒適圈裡。

何謂舒適圈?  我定義的事情是: 起床,刷牙,工作,下班(加班) 看電視,睡覺這個迴圈。 整天分享好文章,但你的去年跟今年幾乎一模一樣也算。 在青壯年時期我的定義這種就是舒適圈。除非你跟我說你現在下班開始上一些課程。(不是考公職的課程或是考toeic. 那就是回到以前被體制化過的你) 

 cool one

自信心這件事情小到個人,家庭,到社會現況,國家現況都有可能造成影響,(就是總體經濟跟個體經濟啦)

這跟馬斯洛需求理論也有一些關係,我先簡單附一個圖,其他網友們自己研究,不要又跟我筆戰,

 

請思考一下你現在的需求在甚麼層次? 在反思你自己的層次在哪裡,

通常在某個層次已經比較無憂無慮的人,他的自信程度一定比別人高,但他還是會有不同的憂患意識,因為他的需求層次更高了。

馬斯洛  

 

 

在沒有滿足最基本的需求之前,不要輕易往下一個層次去想,那就很容易嚇自己,

我在做獵頭的時候,會透過跟求職者聊天找出來他們到底要甚麼,建議除了薪水這個層面以外,多跟獵頭聊你現在的規劃,家庭,需求,喜歡的工作環境,或是喜歡哪種類型主管,氣氛,看不到的層面,獵頭才能精準找出來適合你的機會,或者是挖角你到對的公司。  談薪水這件事情就不要多慮了,因為專業的獵頭一定是認為薪資有辦法成長才會來跟你談的。

 

 

回到現實來看,每個人都想從自己的專業上在去思考是否有其他business可行,

然後想想以後就先算了繼續先工作因為”時間不足”。 

然後,時間就過去了 (你現在都時間不足了,難道未來會足嗎? )

發現有別人做你當初想過的idea,就可以拿來說嘴。”喔她這個idea我以前也想過” (x,人家有執行你在那邊說嘴個刁),你應該檢討一下當初為什麼自己不行動,

這時候你該準備的自信反而是勇氣不是創意

創意如果可以馬上讓你賺錢那那些做行銷的人不就超有錢了? 

 

台灣沒有不好,只是你要選對市場,然後專心做,在下班後去找出來第二或第三件事情是你熱愛的,這就會淺移默化改變你自己。包含運動,講座,讀書會,投資學等等都可以,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然後我觀察很多朋友也都是這樣,差距就是這樣來的。

不是因為你參加活動而改變了是你參加活動認識的人脈們改變你了。

比如說,你對酒很有興趣,參加很多活動,研究出心得來了,透過人脈,機會自然會上門。

或者是你對把妹特有經驗,藉由不斷的市場驗證後理出一套理論,也可以開課或出書。

參加活動找到一群人志同道合,莫名其妙就開始了相關副業一起成長。

 

    

基本上,每個行業跟職等的收入都有天花板(薪水到頂),只有自己創業才不會有。

但風險的確兩者天差地別 ,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度不同。

千萬不要羨慕別人的Title, 而是去觀察每個人工作背後的意義。

也不要說”喔對呀想創業,只是還不知道要做甚麼”

每個人都是做中學。沒有一個人例外

有些人是為了賺錢而工作,有些人為了經驗而工作,這種熱忱度是看得出來差異的,這兩種人建立自信心的方式也天差地別,(你可以從周一早上的捷運站看到每個路人的臉就會有感覺了)

多數人都會習慣建立光鮮亮麗的外表(過的很好),或是刻意隱藏自己不好的那一面,其實我真的不建議這樣,我以前是這種人,後來看了一本書以後我大澈大悟,叫做脆弱的力量,我很建議大家看看。 (是TED講者之一喔)  而且這本書值得重複看很多次  

41m90oaOI+L._AC_UL320_SR224,320_  

 

 

 

如果你認為現況是無解,我反而會建議你先去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現實面可能可以從投資 ,或是目前你可以從現金拿多少的本去看 。

專長面是看一下除了上班以外第二專長是甚麼?  我說的專長是可以靠這個在未來有機會可以有收入的,最基本的是專業證照,接著是語言,英文是base所以不要拿來說,是第三種語言(法文? 西班牙文? 日文?) ,在來是其他專長比如說你很愛瑜珈,那就真的發自內心去愛到爆,很懂房地產就好好持續研究,

說實話我不相信這些你都會了但你還說你沒自信,代表你沒跨出下一步去做些甚麼,對,這需要勇氣,但第一步最難。接著就是做中學。

 

鐵人三項全部都難,但報名最難我就不相信你報了以後不會設定目標開始練習長跑. 健身. 腳踏車跟長泳

 

如果以上講完你還是沒自信,擔心自己未來,擔心台灣未來。

我只能跟你說,其實真的無解,所以我才會下班後做很多事情,認識不同人,以盡量不要花大錢的方式,因為在某些狀況你參與到高階人事的活動(很貴),跟著你的價值觀一旦被扭曲,你就會忘記你自己應該有的本。

 

不過只是聽演講是沒用的喔,是要開口去問跟建立聯結。

據我的觀點,改變的過程會包含  “朋友圈” 會不小心換一輪,不是說原本的朋友不好,而是相處的時間會變少J

或者是逼迫自己做一些你會有點排斥的事情,比如說假日可以放空但就是把時間拿來學習或是逼自己運動,

然後你會開始愛上這些忙碌感。

 

這種忙碌的成就感跟上班達成目標的成就感,我敢保證天差地別。

工作的成就感是一時的,你必須靠更多其他事務(大吃,花錢購物,旅遊等)緩解這些壓力,

當然這沒有不好,該有的享受本來就要有 (老娘一年出國三次)

但我想說的是,

下班後事務的成就感可以維持很久,而且會越做越有心得越有自信。

成功減肥這件事情就可以拿來說嘴一輩子了不是。跑全馬或是腳踏車環台也都是

 

 

打開行事曆,除了上班時間,其他是不是滿的?

你看看成功人士,他們每周的行程幾乎都很固定,而且有很適當的排序

 

再者,可以跳脫體制化的方式去思考,拉高你的思維角度。Think Outside the box.

甚麼是體制化?  為什麼我們要考試? 為什麼我是女生我只能上女廁?

年資決定能力? 為什麼我一定要念醫學系電機系才有辦法賺大錢?

越早能夠體悟到這件事情的人,通常會比別人早找到目標。

或者是找到其他創意的事情讓自己建立更多自信心

(我個人是從屁孩到社會化後才認知道這個驚人的事實)

 

 

最後,想分享一個故事給大家,跟自信有點關係,但這個角度是台灣人這件事, 

我始終認為身為一個台灣人很驕傲。

在幾年前在歐洲生活的時候,我一直耿耿於懷幾件事情,打擊我的信心

  • 一堆人搞不懂Taiwan and Thailand.  (可能是我長的像泰國人),但說實話我找不出來在國外有哪些人看起來長的像台灣人,比例問題
  • 我很愛跳舞,有一次我在法國一個小型的街舞比賽裡面被推去battle. (不知道哪來的種) 主持人大喊 “this girl from China” 我當下力馬去把麥克風搶過來,”no I m from Taiwan.”  當場鴉雀無聲。好吧我不知道是我沒國際觀還是其他人。
  • 假設在國外你認真解釋u from Taiwan, 他們真的不知道,我會說 “do u know HTC? Acer? Asus? ”。 “OOOOO, yes, I know”五年前是這樣,現在呢? 這三間公司股價只剩華碩撐著,其他不到50。

從五年前開始我就認為自己必須做些甚麼,不是改變世界,而是讓自己更好。台灣說實話就是一個孤島,能成功是靠團結,但現在大家想團結可是團結不起來,(救災上很團結),經濟上不團結,從台灣品牌或是代工外銷的狀態就很明顯了,(絕對不會說韓國瓜分了很多台灣收入) 或者是把cost down這件事情合理化的企業

所以很多人出國了,或是乾脆就做自己就好,相反的有很多人認為年輕開心就好所以小確幸,我可以確信這些人90% 爸媽給你足夠的資源讓你長大。 喔不,總有一天你會面對到現實的。 小確幸不能餵飽你的。

 

 

做了獵頭顧問以後我坦承前幾年我很物質,每個人在我面前好像都有一個數字(價值),有一陣子我很沒自信,覺得這些高階主管都好厲害,但到了40歲以後每個都在擔心自己的未來,仔細想想,我並沒有比他們厲害,我憑甚麼談規劃? 或是有些人明明就很厲害,但現實因素就是被裁員了,被公司變相減薪了,我憑甚麼協助他們?

直到我換到現在的公司,下班後接觸不同人事物才開始改變想法,因緣際會之下我想通了,我忽略了每個履歷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包含健康,家人,朋友。這些才是所有的本,當然我還是習慣用數字(薪水)講一個人現在的規劃因為這是最實際面的事情

年輕時可以做大夢或說說,但是沒有實際的目標設定還是一場空。

看了李開復先生出的書 ,著實通體舒暢,這整本書裡面沒有提到太多工作,只講到何看待人生這件事情

我建議大家去看喔!! 隨著不同的年紀去看應該會有不同的體悟。

A1500627 ( 沒有連結,以防被說我業配文。)

 

自信心這件事情,我也還在學

你有多快把一件負面的事情Let it Go,

證明你有多相信你自己。

工作的不愉快. 被同事統一刀. come on, let it go.  

老爸老媽逼婚. 親戚逼生小孩. come on, let it go.   

老闆真的很激8. 剛出社會的死小孩沒禮貌. come on, let it go.

你的人生還有很多好玩的事情跟目標值得你放心思在這上面

所以我always很正面,但也不好啦,喜怒哀樂太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