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你的人脈嗎?別小看貌不出眾的小人物:每天只花100塊的宅男可能都是你的貴人 - 獵頭職場真相觀察
職涯規劃,獵人頭,職場關係, 江湖人稱S姐,獵頭真相,人事薪水
獵頭職場真相觀察 | 江湖人稱S姐
1150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1150,single-format-standard,theme-bridge,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vertical_menu_enabled,qode-title-hidden,qode_grid_1300,side_area_uncovered_from_content,qode-content-sidebar-responsive,columns-3,qode-theme-ver-10.0,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2,vc_responsive

你真的了解你的人脈嗎?別小看貌不出眾的小人物:每天只花100塊的宅男可能都是你的貴人

朋友MK前陣子結婚,以前的他每天只花100塊,穿著也一副宅男樣,高高帥帥的他,朋友不多大概就是幾個很常一起打電動的死黨,好幾年沒見,只聽說他被家人送出國兩年,回台灣後做財務分析,後來承接家裡事業做得還不錯,幫家裡生意拓展到南非及中南美洲,近期聽說在新竹買了一整棟房子,一個宅男跌破朋友們的眼鏡,婚禮排場之大,參加他的婚禮還有一些政治人物到場,還有好幾桌是特地從國外飛來台灣祝賀他的西方臉孔。一打聽才知道,他父親原來是一間上市公司財務長,後來自行創業做貿易,事業做得頗大。

其實周遭跌破眼鏡的案例非常多,到底是這群人很會做人,還是過去太低調,抑或是家裡生意撐起的?不管什麼因素,很多時候人容易以貌取人,或是以第一印象就決定對這個人的評斷,卻忽略了每個人幾乎都還有背後的「靠山」。

靠山不見得是實質財務上的,也可以想成是很好的家庭教育,這個人背後的智慧傳承,讓這個你眼前的人,除了履歷、聊天相處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面紗沒被揭開。

千萬不要單純看這個人的資歷背景,忽略他們背後的靠山:家族企業。

家族企業可大可小,可以從菜市場攤販、麵店、水電行、眼鏡行、五分埔服飾店、旅行社、運動用品店、托兒所,甚至到擁有土地、房地產、旅館、白手起家各種生意、擔任議員、創辦學校、代理生意、貿易公司、傳統產業、投資家、海外創業、上市櫃公司等,抑或者是過去靠科技業股票翻身的那群,錢滾錢的各種投資背景。

千千萬萬完全絕對不要小看周遭的朋友們,看似平常的他們,在學校畢業前,並不會有人會特別會提父母在做什麼生意,反倒是出社會後,也許背後的靠山默默的會是很多人的財富第一波。抑或是說,會是很多人哪天結婚後而有的嫁妝,第一間房子、第一部車、或是創業的第一筆資金來源;也有可能是接手家裡生意做轉型重新出發,或是是接替家裡生意後比較能夠控制時間去做自己有興趣的其他生意或投資。

不能全說是靠爸靠媽族,也不能說是富二代,而是上個世代台灣錢淹腳目,父母不是工作、公務員、就是做生意的、創業的,可想而知創造出來的我們這個世代,多數人求學過程是相對順利的,而這些人可能目前都是正常上班族,或是正在嘗試做一些小生意想闖出一番名堂,但可惜的是,社會是用「工作」或「聽說」或「第一印象」來定義一個人的可能價值,可能是公司名字、職稱、地點或者是收入狀態。

Eric是個工程師,有天在討論工程師還能做甚麼其他事情時,他說家裡開水果行,其他親戚在市場都有擺攤,自己也有在做辣椒,有在幫忙線上賣以及宅配,還在觀察能夠如何將生意做大,可以跳脫自己一輩子會是工程師的老鼠籠,不是不喜歡寫程式,而是不想一輩子被定義為工程師。

另一個學弟小佑,在傳統產業擔任行銷,他工作一陣子要打算回家幫忙便當店,父母年邁打算要退休,幫忙一陣子後,決定另外去開屬於自己的複合式閱讀咖啡店及髮廊。還有另外一個朋友阿華,家裡在台北是某一區的大地主,光靠租金每月收入高達20萬,所以阿華白天擔任的行銷營運工作,除了是自己有熱情外,也為了讓自己累積人脈及更多社會經驗之後,可以投資或創業。這幾位都只是簡單的周遭案例,但他們看起來真的是普通人,而這群人也就是下個世代的中間(堅)分子。

不管幾歲,雖說不會刻意去問對方家庭背景,千萬不要在第一眼就評斷一個人。

記得以前求學的時候或是畢業後跟朋友聚餐時總會聽到有些人說,「某某某家裡好像在做生意」,「誰誰誰好像回南部幫忙生意了」。多數人可能會好奇但不好意思問太多,所以在出社會後曉得要經營人脈時才赫然發現,原來當初所需要的通路就在身旁,我曾經就有類似的經驗,在房子需要裝潢的時候,一切透過監工及設計師,當然做生意要營利是基本,但如果可以透過轉介通常比較有安全感,沒注意到原來過去同事的家裡就在做磁磚貿易,而且前同事也已經辭職回家幫忙,千金難買早知道,也許透過關係比較能了解不同品質差異在哪,雖說不一定最便宜,但至少朋友跟朋友之間多了一條鏈結,合作的不錯未來也可以幫忙轉介給其他朋友。

多數人想知道如何經營人脈,但又擔心太有目的性在認識朋友。

朋友太多也不是太少也很奇怪,但問題是你真的了解你的朋友們嗎?其實真正最簡單的人脈經營,來自於身邊的每一位普通人,不是單純的彼此吃個飯然後就各自繼續過活,而是去深入了解朋友的家庭生活,興趣或者是時間怎麼安排的,彼此教學相長,甚至加入朋友的人脈圈;厲害一點的人,尤其是經過專業訓練的業務,會畫出人脈圖,固定蒐集及記錄資訊,讓人脈串聯源源不絕,有機會就可以合作些不同的生意。

 

 

2017.06.06刊登於商周.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