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世界觀? 等外星人入侵就知道了。 - 獵頭職場真相觀察
職涯規劃,獵人頭,職場關係, 江湖人稱S姐,獵頭真相,人事薪水
獵頭職場真相觀察 | 江湖人稱S姐
915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915,single-format-standard,theme-bridge,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vertical_menu_enabled,qode-title-hidden,qode_grid_1300,side_area_uncovered_from_content,qode-content-sidebar-responsive,columns-3,qode-theme-ver-10.0,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2,vc_responsive

所謂的世界觀? 等外星人入侵就知道了。

在前幾周的一場公開活動中,一位台大大四的學生在會後問了我一個問題,

“S姐,要如何能像你一樣擁有這麼龐大廣大的世界觀?”

當下我其實腦袋空白,受寵若驚,我哪來的龐大世界觀,因為這個觀點太大,到底要用我個人角度去看還是宏觀的分享大眾所謂的世界觀? 還是對方將人生觀誤解為世界觀? 完全機智問答。這個問題反覆在我腦海裡出現,就用自家是遊覽公司,在2010年以後走跳了22個國家超過50個城市來分享我所認知的世界觀,

 

首先一定要聲明看過很多城市不代表有世界觀。因為透過不同的思維模式會產生各種不同文化的解讀,這也是為什麼種族之間會有糾紛的重點因素。舉例,朋友利用年假安排每年去三個國家,但每次去就是瘋狂地拍照打卡買東西,問他這個城市的人如何,這個國家的印象為何,回答不出來。或者說只會說超美的我下次一定要再去,這個海超藍好放鬆,好羨慕這邊的人好悠閒,這個國家好特別,這邊那些東西必買等等,不是膚淺,這是紓解壓力以及了解世界的方式,但也許有時候會過度膨脹自己對於世界的理解能力。

再者,也要聲明不一定要出國才代表有世界觀只是很多人無法透過網路資源感受,所以必須透過自身體驗去觀世界,其實有很多影片資源會幫你五分鐘解讀或是世界重點新聞總結,只是看完以後要有自己的insight. 能夠言之有物,不是盲從也不是八卦。比如說去年下半年有日本企業鼓勵員工做副業的新聞,這是一項事件,在台灣接收到這個訊息不是只有喔喔知道了而是去思考”為什麼”會有這件事情,個體經濟影響總體經濟?

第三,反過來想,你了解自己的國家嗎? 常常我們出國的時候會被問: Where you From? 你從哪裡來,”Taiwan! “你怎麼介紹自己的國家?   101? 人口數有多少? 有甚麼品牌特別驕傲?  台灣的文化是甚麼? 答案當然都見仁見智,但你怎麼解讀自己的國家其實也決定了格局。舉例,當我跟加拿大人說台灣日月潭,我會說整個潭的大小跟五大湖比起來只是個游泳池,但不同的事情是台灣地震創造的地形,當地的原住民,飯店,廟宇文化,去廟也不是跟他們說拜拜的習俗,更討論建築,手工藝,人口數,工作狀態等等。

 

來看看Wikipedia所提及的世界觀,看起來有點虛幻,其實我覺得就是地球村的意思,等於世界有各個諸侯在掌權,但有某些共通語言,就等著跟外星人或是其他星球的生物接觸了。

世界觀意思是「著眼世界之上」。 這是德國知識論中所使用的語言,指的是一個「廣泛世界的觀念」。 它指涉的是一種人類知覺的基礎架構。 透過它,個體可以理解這個世界並且與它互動。

 

再來談談,最初我提及的所謂世界觀:

A. 見怪不怪:一言以蔽之,這是我前老闆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我記住非常久,在台灣光是一件莫名的車禍就可以上新聞,但在世界來看根本就是無聊透頂,在youTube上看到許多影片各種人種各種創新及顛覆行為,哪天親眼看到人獸交我都不覺得奇怪。

B. 目標明確有核心思想,有獨立思考能力:對於每個獨立事件有解讀能力而不是單純的接收資訊,或是很快就忘了,舉例當馬云提出來的新零售思維,提到未來線上線下的零庫存理念,除了看一堆網路文章評價以後,自己所解讀出來的前因後果及未來可能是甚麼? 又或者說是看了Ted x Talk 提到的一個關鍵理念,對你的生活影響是甚麼? 能行動甚麼去改變? 而不是單純分享文章說喔喔喔好文。
C. 沒有歧視:  這是很大的重點,我很常在外面的演講問觀眾一個問題: 如果今天是挖角你到新加坡,你會在意薪資嗎? 通常回答會是薪資是要在意但只要能夠有舞台拚一波,但反過來,如果是挖角你到越南呢? 要求一大堆,很像別人一定要你一樣。再者,看看台灣的外籍勞工,其實透過跟他們對談可以更了解當地不同階層的人的思維,其實跟台灣有很大的差別。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點可以補充,曾經有人說就算有世界觀又如何? 日子還是一樣要過壓,假設這是可以增加視野的廣度,那如何做到增加世界觀?  其實我會回答,試著用幾種方式來了解世界,除了在台灣每天固定有follow的新聞,影片,blog以外,嘗試將自己的對於世界的想法練習寫下來,試著和不同國家的人對話,環境環境環境。也許會有機會找到新的人生目標。有人就這樣出國了,然後就莫名嫁到澳洲了;也有人因此就跑去克羅埃西亞工作了,甚至有朋友直接飛去南非搞貿易業,這些人不是一開始就做這些事情,而是思維有所突破以後知道有這樣的”新世界”可以嘗試些甚麼,所以思維變了環境變了方法就出來了。

 

每到一個國家,有Uber我一定搭Uber,因為可以問到真正的當地人當地文化,而不是做旅遊車然後只會膚淺的問你從哪裡來,來幾天,打算去哪裡走走,有沒有去過台灣,所以重點就是

人: 文化/宗教/政治/ 感情/家庭/年輕人跟老人的思維落差等等等都可以聊

對話的話題:  建築/地價/ 消費平均價格/人口數/交通方式等等等也都可以聊。

甚至遇到一個美食一個創意品牌我就會思考,台灣沒有這樣的東西有沒有可能代理進來? 或者是有沒有甚麼台灣中小型企業可以介入的空間只是沒有方法?

所以不要問我怎麼聊天,我認為只聊風景好膚淺,總之對人永遠抱持著好奇心世界觀就出來了。我相信人性本善,回歸本質,每個人不分種族其實都在尋求快樂,而世界觀與人生價值觀會影響思維,老話一句,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有甚麼可以一言以蔽之來整合/團結世界? 宗教? 我會說大概就是外星人入侵的時候,不團結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