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公司工作十年換來的是? - 獵頭職場真相觀察
職涯規劃,獵人頭,職場關係, 江湖人稱S姐,獵頭真相,人事薪水
獵頭職場真相觀察 | 江湖人稱S姐
405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405,single-format-standard,theme-bridge,woocommerce-no-js,ajax_fade,page_not_loaded,,vertical_menu_enabled,qode-title-hidden,qode_grid_1300,side_area_uncovered_from_content,qode-content-sidebar-responsive,columns-3,qode-theme-ver-10.0,wpb-js-composer js-comp-ver-4.12,vc_responsive

在一間公司工作十年換來的是?

 

“我把黃金歲月都給這間公司了,想休息一下看看別的挑戰。”

“去年在公司滿十年後出國了一年想重回職場看其他職位或產業跟過去不同的。”
“在這間公司待十年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時間就過去了。”
“待了快10年,但景氣關係全球裁員我就是那波了沒辦法。”
十年了,是一個里程碑。在做獵頭看這麼多履歷有很多人的故事是相似的,尤其是十年成就獎這件事情。
有些人是還有繼續跟著公司打拼的熱誠,有些人則是得過且過,有機會再看看,還有一種人是差不多想要下一個工作環境的挑戰。
這時候獵頭通常會問,”這十年當中,沒有其他公司來挖角嗎?”
如果答案是沒有,可以聯想到其實這位工作者偏向執行者;如果有那當然要探討一下當初並沒有轉換的原因。
“跟公司談了以後就繼續留下來” (問題是留下來沒有轉調部門)
“當初案子太忙沒有想這麼多” (問題是當你不忙的時候機會剛好也不在了)
“看緣分,後來上班日期/薪水沒喬好就沒去了”  (不確定是哪方比較積極找工作)
人生下來常常都會在兩條路上下決定,該去或不該去,該離不該離。
而你的職涯規劃不該是由公司來決定,而是你自己決定。所以不管如何我都很推崇所謂的備胎計畫。
在職場上,每三年期間固定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所屬產業上下鏈的變化;設定一個薪資/職位目標並透過人脈/獵頭規劃可行性。
這有助於在現在變化多端的產業環境以及市場一直拿機器人取代人力這件事情來嚇你來的有安全感。目標明確了,就不會只在一間公司打轉,或是就算打轉了也能說出來不同挑戰在哪。
在一間公司工作滿兩三年後,以下有一些方法可以思考,是否該換個環境或尋找新目標?
(盡量切記不要因為人的因素換工作,因為每間公司都可能有人的問題)
A. 發現工作都太上手,在公司呼風喚雨,但薪資卻一直上不去
B. 工作缺乏挑戰性,每天覺得度日如年,沒事找事做但也找不到
C. 想發揮但公司並沒有給予資源或是政策不停變動
D. 申請內部轉調但公司一直打模糊仗或是賣夢
其實是這麼建議的,如果在一間公司待超過五年了,一定要有機會內部轉調,往上或平行轉到不同部門;如果無法轉調,必須要往外看機會,否則工作舒適圈是這麼來的,除非下班後有其他值得忙的事物,抑或是高處不勝寒,薪水真的好到別家都付不起 (那也要小心,因為這很直接代表著要被淘汰的時間是你無法預知的)。否則在履歷上,待個五年跟待個七年十年,是差不多的。
通常第一年熟悉整體工作流程及職責,第二年有辦法用不同角度衍生既有工作項目,第三年有辦法複製模式讓其他同事跟進學習或者是參與不同職位決策,第四年擴展職位版圖到不同國家或客戶群,接著就是不停的循環 (而這些漸進方式很多人甚至是同時間並行執掌,一人當多人用) ,所以通常感情七年之癢,職場三年之癢。那哪來的十年呢?   十年的確是可以看更精,參與更多公司從零到有的產品案件,做更廣的Scope中得到成就感,但成就感必須要一直追求因為感覺短暫,加上在一間公司待久了,通常執行的會是底下的新人,而社會現在越來越偏向要執行者,要最上層決策規劃,中階層慢慢被市場及科技演進淘汰,所以計畫趕不上市場變化;而個人真正能力成長卻可以透過換不同的工作環境來增加廣度及深度。 舉例,假設一位資深的人資主管在一間公司從人資做到主管職一路待共10年,跟另外一位人資主管工作經驗十年但經歷過醫療業,零售業,科技業的洗禮,其實市場價值在後者是比較高的。
再者,在一間公司待超過十年,埋首苦幹,太熟悉工作模式,也很容易一股熱換了工作以後在新公司跟前任公司瘋狂比較,覺得自己值得些甚麼而很快就離職,這類型的履歷層出不窮,在職場黃金十年沒換工作,後來越換越每況愈下。現在的產業變化太快,能計劃但唯一能趕上變化的其實是你自己。除非下班後有很多私人事務要處理,否則建議跟檢視保單一樣,每年或每三年來看看外面的職場世界,給自己的履歷多一些機會。
,

Tags: